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

不到30賺千萬

「三十歲了,還在這裡做啥呢?」電視上金控理財廣告狂播猛放,鼓吹年輕人該開個帳戶理一理財了,事實上,這也反映出台灣年輕人鮮少理財或者無財可理的現況。

「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,月薪還不是不到三萬元,」這是七年級生(民國七十年代出生的人) 普遍的抱怨,有幸的是,他們出生在台灣經濟最活躍發展的年代,大多數人有記憶起生活就不虞匱乏,也有充分受教育的環境,只要願意念書,都可以念大學、念碩士;不幸的是,當他們進入職場後,台灣經濟發展卻邁入成熟期,資金外流、理想工作與升遷機會明顯減少。

30而富就像天方夜譚

台灣七年級生的就業人數兩百一十萬人,約為就業人數的五分之一,平均學歷大學,而平均起薪只有二萬五千元,年輕上班族面臨學歷貶值而房價飆高,按部就班工作一輩子,三、四十年的薪水加總起來,還不到千萬元,而這個數字連一棟台北市中心的小套房也買不起。

於是,大多數七年級生認為「三十而立」很難達到,甚至有一成五的七年級生悲觀認為,一輩子都達不到致富的目標,有人成了入不敷出的「月光族」,靠刷卡消費滿足欲望;更消極的人則是得過且過,不婚不生,反正吃住繼續靠家中長輩,「啃老族」和「宅男女」紛紛出現,他(她)們靠著網路線上遊戲和連續劇獲得成就感和心靈安慰。


「為什麼我這麼用功,學校成績這麼好,卻沒有出頭的機會!」不少人憤憤不平地埋怨自己沒有一位富爸爸,為如何突破低薪困境而焦躁著,甚至懷疑自己和社會。

「學生時代評定成績的方式,和出社會後的評價不同」,日本著名的職場專家松尾昭仁在著作《賺錢力上身─出社會的用功法》中指出,如今世界趨於公平,學歷已經稱不上是條件,但想要出人頭地,還是要不斷的用功,更要了解哪些學習對自己的工作有幫助,成功的人幾乎全都喜歡看書,總是不停地吸收各種知識,但他們絕不是「為了念書而念書」,而是「為了實踐而念書」,所有針對自己所做的學習投資,日後都要「賺回來」。

松尾認為,有形的金錢、黃金、土地等資產,都有可能因災害而失去,惟有學到的「知識」是別人拿不走的,就算失敗了,也是一門學習,知識經濟,就是最重要的賺錢力!

5大賺錢力缺一不可

年輕人想要致富很難靠微薄薪水,主要途徑不外乎創業、投資致富、憑著專業快速升遷或獲得高額報酬,不論是哪個途徑,「知識、創意、人脈、專業」缺一不可,此外,更重要的是「動力」。

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過,他覺得自己真幸運,「因為貧困,所以想過得好一點;因為沒有學歷,所以比別人更努力。」這些例子說明了一個人能不能成功,最關鍵的因素是「夠不夠努力」,白話說起來就是「動力」。

不斷逼自己繼續努力的「動力」,也許是想要脫貧的欲望、也許是不願被別人看扁的自尊、也許是想要證明自己的專業能力、也許是希望社會變好的理想,考驗的是能不能堅持下去。

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祕書長李培芬表示,近兩年經濟不景氣,創業人口也有M型化趨勢,一是中高齡轉業不順而創業,另一種是年輕人剛畢業不好找工作所以創業。「年輕人的劣勢是沒有經驗,但優點就是很有活力、創造力。」

「創業最大的風險不是錢,而是生涯規畫。」李培芬指出,有些年輕人畢業才一年,找工作不順利,就貿然投入創業,做了三、五年後,才發現自己不適合創業,承受挫折的能力非常低。

創業靠人脈滾進錢脈

「創業是一定有風險的,勇於和風險共舞、勇於承受挫折的人,才有創業性格。」李培芬指出,成功的人都得有企畫力和執行力,而且願意承擔風險,「『做到』比『想到』更重要,很多人都會想到要創什麼業,但真的去做的卻不多。」

台灣平均每年新創事業有八、九萬件,李培芬指出,網路創業門檻低,但成功率也低,例如:許多人以為網路經營可以省下店租,節省成本,但其實店租成本會變成宅配物流成本,還有行銷成本也很驚人。李培芬說, 她輔導的創業個案中,實體店面創業,輔導三家可以成功一家,但網路創業,十家才成功一家。


還有許多創業者喜歡獨資,李培芬表示,如果開一家店就滿足,獨資無妨,但如果想把事業做大,要群體創業,因為事業發展本來就是多工的,一個人再厲害也不可能面面俱到,要找觀念可以溝通的夥伴,能力要互補,分工要明確有規畫,最重要的是彼此尊重。團隊型創業比個人型創業更有勝算。

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邱文仁則認為,業務是比較可以打破社會新鮮人低薪困境的工作,也沒有學歷限制,但考驗的是抗壓力及競爭力。此外,想要進入「較高報酬率」的產業,好比房仲或金融業,通常需要一段養成期及考幾張證照,有興趣就很重要。如果是理工背景,就要選擇「掌握關鍵技術」,爆發力最強。

投資致富靠經驗累積

「投資」是另一條年輕人致富的路,財經專家夏韻芬觀察,現今年輕人投資心態兩極化,一是太保守,「也許是因為賺錢不易,所以覺得錢都不能損失,」另一種是過度積極,才投入一星期沒漲,就覺得沒賺頭。

夏韻芬建議,年輕人最大的優勢就是「時間」,累積投資經驗和資本一樣重要,很多年輕人常覺得,自己沒有錢投資,其實是錯誤的觀念,好比就算沒有龐大的資金買股票,也可以從零股開始買起,重點是累積經驗。

本刊此次專訪了五位在三十歲前就累積千萬財富的年輕富翁,他們都沒有富爸爸,千萬身價只是個開端,重點是他們每一位都有五大賺錢力人格,他們的成功之路,絕非運氣。

facebook創辦人馬克佐克柏格(Mark Zuckerberg)一九八四年出生,二十歲就創立世界最大社群網站,身價超過百億美元; GROUPON創辦人梅森(Andrew Mason)二○○八年創立團購網,不到七個月就獲利,目前估計GROUPON市值約四十七億五千萬美元;他們都不到三十歲,替自己創造的財富、為社會創造的價值都不可限量,就像張愛玲的名言「出名要趁早」一樣,成功和失敗也都要趁早,三十歲還年輕得很,勇敢挑戰自己的能力,看看有沒有辦法替自己和社會創富,人生不該白白浪費,該怎麼做?就讓本期的《非凡新聞周刊》替您釐出方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